从0基础到湘南学院
一个领域或技能上持续练习一万次,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
当 2025 年高考录取结果揭晓,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美术高考班的武楠凯看着 “湘南学院” 的录取通知,三年来画室里的灯火、指尖的炭灰、无数次修改的画稿,终于凝结成了最动人的答案 ——466 分,这个承载着他无数汗水的分数,让曾经 “0 基础” 的美术生,成功叩开了理想大学的大门。
三年前,刚踏入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画室的武楠凯,被学长学姐专注作画的身影、老师俯身指导的耐心深深吸引,也正是这份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他坚定了学美术的决心。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快显现:学院课程从高一到高三,专业课占比逐渐提升,而毫无美术基础的武楠凯,在刚开始上课时毫无头绪。
为了追上进度,他从高一开始就给自己 “加训,可即便如此,在集训开始后接下来的几次周考,他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起色。
但是一次次的挫败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不服输 ——“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行?” 也就是从那时起,“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成了他新的人生信条。

为了攻克 “画不好人像” 的难题,他成了老师身边的 “小尾巴”:上课认真记录老师讲的每一个技巧,下课就拿着自己的画稿追着老师请教。看着老师在画纸上一次次落笔、调整线条,他会凑在旁边仔细观察,努力记住每一个修改的细节,再对着范画和自己的作品反复对比、反思。别人吃饭时,他会边吃边翻看美术笔记;午休时,会回想当天学到的构图技巧;甚至晚上躺在床上,脑海里还在复盘白天画画时遇到的问题。
三年里,这样的思考和迭代,他重复了一万次。每一次修改画稿,都是一次技巧的提升;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是一次信心的积累。慢慢地,他的画技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曾经生硬的线条变得流畅,单调的色彩变得有层次,人物肖像也逐渐有了神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提高了画技,更练就了强大的抗压能力 —— 面对考试的紧张、遇到瓶颈的焦虑,他都能靠着那份 “不服输” 的韧劲扛过去。
当高考成绩公布,466 分的文化课成绩加上优异的专业课成绩,让武楠凯成功被湘南学院录取。回望这三年,他说:“没有什么捷径,就是靠一次次的坚持和不放弃。感谢学院的老师一直耐心指导,也感谢那个从来没有放弃过的自己。”
武楠凯的故事,不仅是一个0基础美术生的逆袭,更是对 “努力终有回报” 的最好诠释。在山西冶金技师学院,还有很多像他一样为梦想拼搏的学生,他们用汗水浇灌热爱,用坚持书写未来。相信未来,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