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关键组成,是支撑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 跨越的核心动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方向。然而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仍面临结构性难题,尤其在新兴产业领域,熟练掌握新型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供给缺口显著,难以满足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培育优质技能人才
面对这一现实挑战,山西冶金技师学院主动担当、积极革新,以 “对接产业需求、培育优质技能人才” 为核心,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2025 年,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整合升级专业布局,打造智能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汽车工程四大产业学院,下设 20 余个热门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育人模式上,学院深化校企协同,建立起 “订单培养 + 实训共建” 的合作机制: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联动,共同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同步仿建企业一线生产线打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锤炼技能,切实打通 “在校学习” 与 “上岗就业” 的衔接通道。
山西省唯一一台教学用德马吉五轴加工中心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学院持续更新实训设备,使其全面契合当代新兴岗位的职业技能标准,真正实现 “学生所学即企业所需、社会所用”。教学过程中,学院坚决摒弃 “用过去的知识教学生解决未来的问题” 的滞后模式,通过增加数字化实践课时、开设跨专业交叉融合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发展要求高度契合。
创新科技未来
在学院积极探索的背后,是山西省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技能强省、技能富民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 “人人持证、技能山西” 建设。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要求,不断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覆盖技能人才能力培养、职业发展、地位提升的完整政策体系、制度体系与机制体系,持续为技能人才成长赋能,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群体走上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之路,让技能人才成长的道路更宽阔、发展的氛围更浓厚。

为进一步响应 “人人持证、技能山西” 建设号召,帮助更多青年快速掌握实用技能、实现职业理想,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特将PLC、新能源汽车、乘务与形象管理、无人机等新兴专业开设一年制短期培训班,采用 “全实训授课” 模式,聚焦市场急需的技能领域,强化实操技能训练,0文化课,减少非必须理论课程,让学员在短时间内精准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结业即可推荐就业,致力于将熟练掌握新型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输送至产业一线,为青年群体打通技能成才的 “快车道”,也为山西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活力。
未来,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将继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优化育人体系、提升培养质量,为推进 “技能山西” 建设、助力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更多青年凭借过硬技能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筑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