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政策引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202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同时提出 “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破局关键:产教深度融合
2025 年 3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技能人才培养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技能照亮前程” 行动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赋能产业升级为核心目标,通过产教融合、终身培训与精准服务,致力于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的全新生态。其核心在于通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 “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 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实现技能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劳动者与产业的双向赋能。

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师学院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具有师资力量雄厚、与用人单位合作深入、培训实训设备先进、社会信誉度高等传统优势和独特作用。面对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技师学院肩负着重大使命与责任,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深刻领会行动内涵,全力以赴推动行动落地见效,为圆满实现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的目标任务勇挑大梁,以 “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 的担当精神,助力劳动者凭借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
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的路径探索

NO- 1
深化校企协同新生态
山西冶金技师学院以服务新兴产业为导向,重点对接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现代服务等领域,与各类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出题、院校答题”的创新模式开发模块化课程,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实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标准实现精准对接。
依托“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提出的“自下而上需求摸排”机制,学院还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等部门,动态收集康养、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的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覆盖技能要求、培训内容、评价标准的全面项目库。

NO- 2
精准对接岗位需求
在实施层面,学院积极主动对接新兴产业,深入调研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缺口,实施 “培训层次和覆盖面拓展行动”,加大“互联网 +”数智化社会服务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新技术技能、专业技术等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通过优化培训方案、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培训设施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培训质量稳步提升,培训合格率不低于 95%。

NO- 3
多方助力优化教学
山西冶金技师学院不断优化教学,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过程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学员反馈跟进、合作机构评价等方面的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对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加以改进。通过定期收集学员、合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社会满意度,树立良好形象。
构建高学历人才技能提升新生态
结合当前产业升级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本科生、大专生群体的特点,筛选与产业衔接紧密的专业,通过工学一体融合培养模式,联合高校开设大学生技师班。精心开发衔接课程,打通技能提升通道,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让技师学院成为本科、专科毕业生提升技能的理想之地,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坚定地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学院采用“技术+人才”打包交付模式,将实训基地与真实生产场景深度融合,大幅缩短学员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周期,短期技能培训班仅需数周的培训时间,就能帮助学员实现属地化就业,目前就业成功留岗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

学院每年培养技能人才累计超过3500人次;建立了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拥有三晋技术能手8位,培养了56名全国技术能手,这里不仅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平台,更是技能传承的重要阵地;学院还坚持每年举办校内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学院中营造出技能攀升、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技能铸就未来,培训点亮人生
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凭借其独特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培训能力,努力成为优质的培训基地。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必将成为劳动者技能提升的首选之地,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的深入实施贡献坚实力量。